酞青蓝的技术实现方式


发布时间:

2022-04-25

现有的酞菁蓝可以广泛应用于胶印油墨、水墨等体系,但其本身不具有抗凝聚性能,因此将酞菁蓝用于溶剂型油墨时,其在油墨的树脂体系中会形成果冻状,失去流动性,故无法使用,那么,下面一起了解下酞青蓝的技术实现方式吧!

  现有的酞菁蓝可以广泛应用于胶印油墨、水墨等体系,但其本身不具有抗凝聚性能,因此将酞菁蓝用于溶剂型油墨时,其在油墨的树脂体系中会形成果冻状,失去流动性,故无法使用,那么,下面一起了解下酞青蓝的技术实现方式吧!

  研究表明,在酞菁蓝BGS中加入磺化铜酞菁等酞菁衍生物可以提高酞菁产品的抗团聚性能,该方法制得的酞菁蓝目前市场上称为颜料蓝15:4 另外,不同溶剂型油墨对颜料的性能要求也不同。 因此,酞青蓝制备不同溶剂型油墨的相应颜料,对提高油墨的使用性能至关重要。

  酞青蓝技术实现要素:

  酞青蓝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使用效果好、具有防凝聚作用的PU油墨用酞菁蓝的制造工艺。 为了实现上述目,本发明采用按照以下步骤制造的PU墨用酞菁蓝的制造工艺。

  酞青蓝取干重粗制酞菁1份,加入干重酞菁衍生物0.05~0.15份,加水8~12份搅拌,升温至60~70,加入超分散剂0.02~0.06份搅拌,过滤、洗涤、干燥,即得采用上述技术带来的效果是,在本发明中,以上述比例在粗制酞菁蓝中添加酞菁衍生物,将这样得到的酞菁用于PU墨在光泽度、透明度及着色力方面具有明显的提高效果。 具体而言,上述超分散剂为聚羟基硬脂酸,聚羟基硬脂酸以10倍溶解添加。 超分散剂的正确选择和使用,提高了颜料产品与树脂体系的相容性,使两者结合更牢固,印刷光泽度好,色泽好。 具体方案是,所述粗制酞菁蓝的制造工序如下.

  按照1~10:5~15的重量比向球磨机中投入无水硫酸钠和铜酞菁,在50~95℃下研磨5~35h,打浆,酸煮除铁,之后用四氢呋喃溶剂回流2~3h,蒸馏去除溶剂,压滤,用水洗涤至电导率<300μs/cm,卸得的滤饼即为粗酞青蓝。

  酞青蓝衍生物的制备工艺如下。

  酞青蓝在搅拌条件下,向反应釜中投入浓度101%~105%浓硫酸480~680重量份,在30~40下缓慢投入铜酞菁60~80重量份,以3~5/min的速度升温至70~95,温度为1.5~2.5h 依次加入C8~C14烷基三甲基氯化铵20~30重量份、C16~C20二烷基二甲基氯化铵55~65重量份,升温至45~55,保温,吸光度达到0.3~0.5时打开循环冷却水控制反应温度不超过80后,逐渐加入8~8合成酞菁衍生物的难点在于磺化度的控制,过低则得不到改性效果,过高则产品水溶性增加,难以用于工业生产。 本发明在加入铵盐升温、保温过程中,定时取样进行吸光度检测,判断磺化反应程度,进而保证所制备酞菁衍生物的使用效果。

  优选粗制酞青蓝制造过程中的无水硫酸钠和铜酞菁的重量比为5~8:10~12,无水硫酸钠和铜酞菁在70~75下研磨20~25h; 在酞菁衍生物制造过程中投入的各原料的重量分数,在浓硫酸500~520、铜酞菁65~75、C8~C14烷基三甲基氯化铵间加上水700~750、C8~C14烷基三甲基铵

  实际上用于制备粗酞菁蓝和酞菁衍生物的铜酞菁可以用传统的常规工艺制备,然后用溶剂法处理得到。

  酞青蓝工艺制造的酞菁蓝与市场上的酞青蓝15:3的生产成本大致相同,但其售价可以比市场上的一般颜料蓝1533604低1万多/吨, 另外,由于国内对酞青蓝1533604等产品的年需求量为10000吨左右,因此用本发明所公开的方法制造的酞菁蓝将有巨大的市场空间来代替现有的酞青蓝15:4。

  以上介绍的就是酞青蓝的技术实现方式,如需了解更多,可随时联系我们!


相关新闻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

分享到

返回列表